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任-《明国万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一直到隆庆年间,抓住了一纵即逝的机会,和大明定下了和约,隆庆议和。
    可以说是俺答汗主动促成的,大明这方面,乃是被动方。
    “大明皇帝说愿意亲如一家,我如何敢反对,这就送上亲孙女给大明皇帝,以后成为一家人。”
    大明使者傻眼了。
    俺答汗故意装傻捉字眼,大明使者只能八百里加急,把信息传回大明。
    有人反对,有人赞成。
    最后还是看朱翊钧本人的意思。
    对于外藩国女子入宫,这是有先例的,例如朝鲜就经常派贵女入大明。
    不过朝鲜比较恶心,随朝鲜贵女入宫的侍女,后来回了朝鲜,满口污蔑大明皇帝那话儿不行。
    朱翊钧怎么会反对呢,立马回复俺答汗,“可”。
    天时啊。
    这就是天时。
    朱翊钧不会错过这个机会,所以大肆调动九边武将。
    这么大的调动,很多人都担忧,因为他们不知道历史上的形势,就像迷雾一般。
    而朱翊钧知道这些迷雾中的东西。
    得知俺答汗率部众去了青海,朱翊钧就再也没有顾忌了,这片迷雾中的事务,并没有发生改变。
    至于会有边将内心不满,那就憋着,因为他们没有大势,如果是嘉靖朝的形势,朱翊钧当然不敢。
    辽东方向,朱翊钧就没有大动,因为那边的敌人是土蛮部,和大明处于敌对状况。
    现在京营有八卫,内有马芳等老帅,外有戚继光镇守,地方还有俞大猷等名将可用。
    这种机会,错过了的话,朱翊钧自己都得骂自己枉为两世人。
    御前营改编这几年来,头两年的将门之后大举外调,一等的充八卫,二等的充京营,三等的充外军。
    如今更多的中低级将领也熬到了出头的机会。此次调动九边,就有大量的御前营的侍卫被派去充任中级将领,
    几个月来,兵部命令不断,或升或调,整个京城的目光都吸引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