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飞猛进-《红楼从辽东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不是制造点科技就可以的。
    新学。
    能配得上日异月新的生产力吗。
    林如海支持的新学,唐清安不敢肯定。
    但是比起大周的道学,必然是更加进步的。
    不过和常人的思想不同。
    先进不一定能胜利。
    例如希腊文明,不也是被野蛮打败,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。
    隔了上千年之久,才被法国重新挖掘出来,所谓的文艺复兴。
    例如宋朝。
    宋朝的科技无异于是中华文明之巅,不也一样被野蛮消灭。
    在整个文明科技史中。
    不提国内的观点,国外同样也是如此认为,宋朝才是那个时代,世界科技文明的代表。
    见夫君没有解释,秦可卿也没有追问。
    既然他不说,就是不方便告诉自己,于是安静的坐在夫君身侧,两人又像回到了当初。
    “我听王丰肃说,金江镇现在外重内虚,有巨大的隐患,不知当说不当说。”
    秦可卿终于说道。
    “他不是要回国了么。”
    唐清安纳闷道。
    王丰肃老了。
    他的事业,有新的接班人,前番来金州向自己辞行。
    对于王丰肃,唐清安是重视的。
    东西文明的交流,他对金州的帮助很大。
    所以挽留了他,承诺只要王丰肃留在金州,必定给予重报,例如封官赐爵。
    以唐清安当下的地位,已经有人上言,提出将军可以称王。
    说明下面的人,也想要爵位了。
    封爵封公。
    是必然的事情。
    金江镇的事业,不是唐清安一个人的。
    虽然是家国天下,一家之主。
    但天下却不是一个人,更不是一姓。
    无论何朝何带,都有大量的功臣。
    这是一份巨大的“诱饵”。
    唐清安还不想现在就抛出去,希望让金江镇继续保持奋斗的精神,但也坚持不了多久。
    报酬给的太晚,容易让人心开始抱怨。
    “这洋和尚要走了,我还有些不舍。”
    秦可卿轻叹。
    “他离去前来求见,我让周吉带来,让他在院外坐,说了小半天的往事。”
    第一次见面的时候。
    还是秦可卿带着金州家卷出游,这自称洋和尚的西方人,突兀的闯了进来。
    当时愤怒的周吉要带人打他,秦可卿听夫君谈起过外来和尚,才制止了周吉。
    否则当初那态势,周吉可能把王丰肃打死。
    “他说的有些道理,我思来想去,本不该插手公事,不过心里难安,始终担忧放不下。”
    “王丰肃的想法,我是知道的,不过没必要计较。”
    金江镇的金江军和新合军。
    合计二十余万大军。
    其中高达十八九万在外作战。
    整个金江镇本土,只有不到三万金江军。
    的确如王丰肃所言,外重内轻。
    并且从第四镇开始,外部的军力,多年高于本土。
    唐清安有信心掌控,不代表别人有信心。
    大唐唐玄宗也认为自己能掌控。
    结果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
    以史为鉴。
    要么事毕卸磨杀驴,要么任由地方超出控制,成为大患。
    不过唐清安真没太过忧虑。
    一则他还年轻,年富力强,二则金江军不同,军校出身的中低级军官,占比越来越高,逐渐成为中坚力量。
    私人的野心,很难撼动金江军,更不可能让金江军调转矛头,指向本土。
    除非唐清安失去人心。
    有些人看得见,有些人看不见,担心总是有的。
    见夫君心中有度,秦可卿也不再提此事。
    美人迟暮。
    而可卿不老。
    三十出头的年岁,正是最诱惑的年龄。
    又懂风趣,身材饱满,历史上英雄难过美人关,向来都是陷入这个年龄的美人。
    太过年轻,青春美好,只可惜不懂疼人。
    年龄太大也不行。
    三十出头正好。
    即有吹弹可破的皮肤,又有眉眼带春的风情。
    属于女人的高光时刻。
    唐清安把秦可卿的手拉向自己,握在掌中摩挲。
    秦可卿欲迎还拒,给了个白眼,说是反抗,实则顺从至极,乖乖的靠了过去。
    就这么刹那之间,短短的几个动作,就让唐清安心满意足。
    不让男人觉得矫情,又让男人觉得自己得逞,其中的火候,真不是小女孩能掌控的。
    温存的时刻,唐清安想了想,还是主动告知了秦可卿,本来是不准备和她商议的。
    “第四镇在日本顺利的话,我可能会把唐晏乾派去日本。”
    日本的战事已然失控。
    江户幕府三代的成果化为灰尽。
    无论是德川家光胜利,还是德川忠长胜利,日本都不可能重新统一,各地的大名不会允许。
    第(2/3)页